学员分享|认知疗法的朴素之美,科学与艺术在此交汇

2016-05-29 11:29:49504

 张晶老师简介: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中学高级教师,辽宁省优秀教师,辽宁省优秀心理工作者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,原点心理咨询工作室负责人。2015年通过“1879计划暨中国心理咨询师继续教育标准项目”的最终考核,加入1879计划学习。

编者语:这是张晶老师修习认知疗法十五年以来的心得感悟。十五年,不可谓不长,却只是凝结成简单的“朴素”二字,娓娓道来间,暗流涌动。

文中所述,更多阐明的是一种修习任何流派都应该怀抱的谦恭态度,是一种锤炼基本功的真正的途径。

本想到的题目是:大美至朴。转念一想,认知疗法本身就不是张扬的疗法,因此它也不会喜欢别人用“至美”这样的赞誉之词,因此,题目也就要朴素一点了。

科学与艺术之争

心理治疗有两种成份,一是科学,二是艺术。这两种成份在不同的学派中又有不同的比例。

精神分析和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流派更多的是追求艺术。弗洛伊德就像心理侦探一样,把心理谜案探究得那样引人入胜而结果又惊世骇俗;罗杰斯就像人类的忠实奴仆,一次次陪伴着人类的心灵去探险,而把找到“我是谁”的荣誉留给了人类自己。

行为治疗更多的是追求科学,它排斥内省,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实验及一个个符号化的公式,试图给心灵以数学般的精准。

它们各自在心灵这块圣地上,怀着对心灵的尊敬,执着于自己的跋涉,执着到了势不两立、水火不容的地步。 

认知疗法的朴素之美

认知疗法被公认为是各个学派交流和融合的桥梁,它具有各学派间看似不同而实质却一致的一种美——朴素。

返璞归真绝对是美的一种高境界。就像数学公式,把复杂逻辑演绎得那么简单;就像齐白石笔下的虾,只用四只小脚脚就能体现出它们的神韵。科学之美、艺术之美在此交汇,人类对“朴素”的理解就是对美的追求。


 认知疗法是朴素的,它没有绚丽的外壳,没有华丽的装饰,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很普通。一句“你是怎么想的”是它的标志性语言。呵呵,谁不会啊,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。记得有一次一位外省的专家到沈阳授课,居然也用很随意的语言评价它的朴素。可是,当你知道了这种朴素来自于古希腊哲学的智慧,来自于苏格拉底大智若愚的“产婆术”,那你就会汗颜了。如果你理解中国的文化内涵,那你更应该知道在中国文化中“一”是最朴素的,但,可生万物。而万物的归宿也就是这个“一”。朴素吧?但真的不简单。

认知疗法之朴素,去除了心理治疗曾有的神秘感,以简明的结构来实现有效的操作;它给人们展现了通过大量实验证实的疗效,这也是它得到应有尊重的一个重要方面。它的认识论是现象学的,而且在哲学上传承着存在主义的传统。而这一切其实就是一句话:来访者是可以理解的。

认知疗法的朴素,来访者是可以学到的,最后成为“自己的治疗师”。咨询师可以予以指导,而这种指导又不是指点江山或挥斥方遒,它致力于来访者通过验证来发展适应性行为,并防止复发。于是,治疗师和来访者就可能以一种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件作品——改变。认知疗法是改变的疗法!

贝克之朴素

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本人也是朴素的,它对认知疗法理论的建构很着迷,足足深研了二十五年!这期间,孤独与受到学术界的冷落一直陪伴着他,可是他却依然着迷于自己的研究。结果是人们尊重他的疗法先于尊重他。

有一次参加研讨会,贝克按照多年来受到冷落的习惯,只准备了二十五份资料。当他看到那么多人(据说有几百人)来时,就问身边的马奥尼:“这些人来这里干什么?”马奥尼回答说:“贝克博士,他们来看你。”贝克说:“不可能,我从来没有这种场面。”马奥尼回答他说:“也许是时候了!”呵呵,一个可爱的、傻乎乎的贝克。我本人有一个观点:学某种疗法,必先学这个疗法的创始人,读懂了他,就读懂了这个疗法和它的理论。认知疗法的朴素其实就是贝克的朴素。 

我与认知疗法结伴的15

我学习和实践认知疗法已经第十五个年头了。从2010年以来的六年间,我的350多个朋友和我分六期开始了学习认知疗法之旅。这次学习活动的主题是:和我一起学认知疗法。一期学习要用一年的时间,对于培训市场的策划者们来说,太长了。但对于真正的修习者来说,太短了。

我们了解贝克的生平,了解贝克的思想,了解认知疗法带来的影响,了解认知疗法的局限与不足,了解对它的批评与研究——我们学习认知疗法的理论,学习认知疗法的操作。我们是修习者,又是来访者。

 这期间,我们都在变化,这些变化被我的朋友们用文字表达出来,汇集成册,我读着这些文字,感动得一塌糊涂。现在,他们大多数都在积极地实践着,有的开了诊所,有的成了签约咨询师,有的在自己的岗位中应用它来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。

(全文完,版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)

报名1879计划,请点击我要报名

实时了解1879信息,请关注1879公众号